
新型建造賦能和美鄉村建設
編者按:從雜亂無章的農民自建“握手樓”,到智能建造的綠色低碳新農宅,廣州黃埔逕下村的人居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對新型農宅的交口稱贊,也是中建集團以新型建筑工業化賦能鄉村振興收獲的由衷認可。
“新房子不僅大氣寬敞、布局合理,還是用新型建造方式建成的,我們都迫不及待想住進去了?!弊審V州市黃埔區逕下村村民馮云翔點贊的是剛剛建成交付的模塊化新型農宅。
過去,逕下村產業單一且發展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近乎空白,村民房屋以土坯房、磚瓦房為主,村內環境臟、道路亂,使得逕下村一度成為無人問津的空心村。
2023 年 11 月,黃埔區以逕下村作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試點,探索開展農宅自主拆舊建新工作,對村民農宅實施“一戶一宅”改造建設。中建集團以居民實際需求為導向,用“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新型建造方式,用心為村民打造新居,助力提升當地人居環境,賦能和美鄉村建設。
新型農宅,用心建造
2024 年初,廣州市黃埔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項目動工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啟動活動舉行,當天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由中建科技承建的逕下未來鄉村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項目。透過它,人們看到了未來鄉村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多樣可能。
走進項目總指揮沈洋的辦公室,墻上密密麻麻展示的除了項目最新建設進度,還有最新的已簽約戶數情況。沈洋回憶道:“項目建設伊始,大部分村民對這種新型建造方式并不看好,甚至還有村民找到項目部,認為采用模塊化建造的房屋質量不如傳統現澆方式,以至只有寥寥幾戶簽約?!睘榱舜蛳迕竦念檻],除了日常建造任務,項目團隊花費心思最多的就是走訪村民,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實際居住訴求,持續與村民代表、村委會成員展開心貼心的溝通交流。據不完全統計,項目建設期間,項目團隊共開展日常走訪活動 200 余次,對村民訴求做到 100% 回應,村民對于項目部的信任度與日俱增。
轉折點出現在 2024 年 3 月底,逕下村新農宅樣板間竣工,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團紛至沓來,項目最多時一天接待了十幾批參觀者,人民日報、新華社也對逕下村的創新建造方式進行了集中報道。當村民們親眼所見既好看又好住的高品質樣板房以后,之前的質疑聲慢慢消失了。“那段時間每天都有大批外來的人參觀,特別熱鬧。樣板房我們都進去看過了,確實挺不錯?!鞭熛麓宕迕衤櫭饔⒄f。
新農宅采用中建科技 MIC 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體系,在項目附近的中建科技移動工廠,先完成新農宅模塊的結構、圍護加工及機電管線預留預埋,運輸到施工現場后,免支撐、免模板、免抹灰、免綁鋼筋,只需灌漿錨固組裝,就可建成一棟全齡友好、安全耐久、低碳智慧的新型農宅。
新房新需求,村民說了算
“我平時喜歡種花養草,希望院子更寬敞一些”“我家里有電動汽車,希望后期能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
村民們在參觀完樣板房以后,紛紛提出了各自的需求。如何針對性滿足村民們的居住需求,成了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面對村民對新型農宅的多樣化需求,中建科技自主研發了裝配式裝修菜單,結合當地粵府、客家等文化習俗,設計了 100 平方米、120 平方米和 150 平方米三種面積戶型,兼顧從三口之家到三代同堂的使用需求。居民可根據自住、經營、租賃等個性化需求選取農宅外立面、內部裝修、景觀配套等不同的裝配式菜單。此外,新型農宅選用中建科技自主研發的“光儲直柔”四維能垣系統,在建筑屋頂鋪設光伏,將屋頂變為發電設施。新型農宅還預留了全屋智能家居系統接口,村民可根據需要加裝智能安防、照明、家電、影音娛樂等智能化設備,一鍵開啟科技范兒十足的居住體驗。
2024 年 10 月,項目首批 8 棟新型農宅交付儀式舉行,工作人員現場為業主代表送上了新房鑰匙。剛拿到新房鑰匙的村民馮云翔興高采烈地說:“新房子建得很漂亮!以前居住的老房子之間互相緊挨著,通風采光都不理想,房屋周圍的環境也十分破舊?,F在不一樣了,新房子不僅大氣寬敞、布局合理,還用上了新能源、幫我們省了電費。周圍的道路、綠化等配套設施也煥然一新,我們的居住環境徹底改善了。”
從單一走向系統,新農宅建設整體規劃更加合理,不僅提升了鄉村整體風貌,周邊基礎設施的配套也更加完善;從村民自建走向智能建造,項目團隊帶來了更優質的建筑質量和更多樣的裝修選擇,滿足了村民個性化的居住需求。昔日岌岌可危的舊農宅,如今正成為逕下村的新門面,逕下村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發展潛能都得到了極大提升。